在現代分析實驗室中,液相色譜-質譜聯用技術已成為藥物研發、食品安全、環境監測等領域的金標準。液質聯用氮氣發生器雖不直接參與分析,卻是保障離子化效率、信號穩定與數據可靠的核心支撐。相比傳統鋼瓶供氣,
液質聯用氮氣發生器以安全、經濟、自動化優勢,正加速滲透多個行業。

1、制藥與生物制藥
在藥物代謝、雜質分析及生物大分子(如單抗、多肽)檢測中,LC-MS需高純氮氣(≥99.5%,露點≤-70℃)作為霧化氣(NebulizerGas)和干燥氣(DryingGas)。氮氣發生器集成多級純化系統(碳分子篩+超濾膜),杜絕油水污染,滿足GMP對氣體潔凈度的嚴苛要求,避免批次數據偏差,確保藥品申報合規。
2、食品安全檢測
面對農殘、獸藥、真菌毒素等痕量污染物檢測,實驗室常需連續運行數十臺LC-MS。氮氣發生器可24小時不間斷供氣,避免鋼瓶更換導致的停機與壓力波動,保障大批量樣本(如嬰幼兒奶粉、蔬菜)檢測的連續性與重現性,顯著提升監管效率。
3、環境與水質分析
在持久性有機污染物(POPs)、微塑料添加劑等檢測中,部分移動實驗室或偏遠站點難以運輸高壓鋼瓶。小型集成式氮氣發生器僅需接通電源與去離子水(PEM電解型)或壓縮空氣(膜分離型),即可就地制氮,為現場LC-MS提供可靠氣源,助力環境應急監測。
4、臨床與法醫毒理
在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、毒物鑒定中,LC-MS/MS對信號穩定性要求高。氮氣發生器輸出壓力波動<±0.1bar,避免因氣流不穩導致離子信號漂移,確保ng/mL級濃度的精準定量,為臨床診斷提供可靠依據。
5、化工與材料科學
在高分子添加劑、電子化學品純度分析中,企業傾向采用無油空壓機+氮氣發生器組合,實現“零碳足跡”供氣。相比鋼瓶,年節省成本30%以上,且消除高壓氣體存儲風險,契合綠色實驗室建設趨勢。
6、科研與高校平臺
大型儀器共享平臺常配置中央氮氣發生系統,通過管路為多臺LC-MS集中供氣,統一管理、遠程監控,提升設備使用率,降低運維復雜度。